SaaS多年发展前瞻性遭怀疑 现回归平淡还是彻底消失
2007年SaaS借ASP繁华登场,被赋予代表未来服务方向的变个性产品,分析师们曾预计:2013年之前Saas市场都将持续快速增长,届时全球Saas收入有望达160亿美元。 然而,2009年,阿里软件宣布关闭阿里平台;2010年5月,金蝶软件宣布整合友商网与KIS;2012年年初,用友伟库宣布从Saas向PaaS平台提供商转型,大牌Saas厂商的相继转型让业内人士对Saas的未来充满了疑惑。据媒体报道,一些中小型的Saas厂商也长期处于亏损状态,大批Saas服务商前仆后继的倒下。这不禁让人怀疑:莫非Saas只是一场浮云? 产业链尚不成熟 开始的时候,没有人怀疑SaaS模式的前瞻性。对于那些没有能力建设自己的庞大的IT系统的中小企业来说,SaaS是IT部署的福音。企业无需购买软硬件、建设机房、招聘IT人员,即可通过互联网使用信息系统。按需支付的月度租用费也让企业不再对信息化建设那么望而却步。 然而,问题却一直存在。 如同目前如日中天的“云计算”概念,SaaS面临的最大质疑也是安全性问题。将核心数据托管在别人的服务器上,总不那么让人放心。供应商出现技术故障或者倒闭怎么办?这些问题不只是杞人忧天,阿里平台的撤出就是铁一般的例子——连大型的服务提供商也不那么能信得过。 此外,实用性问题和用户体验也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。对于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配置需求,Saas提供商是否有能力完全满足?提供商的硬件和人员配置是否足够服务好所有的客户? 就连“看上去很美”的成本问题,很多企业应用之后也才发现,原来按需付费的月租并不便宜。 这些很基础的问题,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。对于许多匆匆上马的Saas平台提供上来说,它们自己并不具备运作Saas平台的能力和战略眼光,产品和服务缺乏创新,产业链关系一直未能捋顺,Saas领域的生态链其实一直没有成熟。 云计算能否成为拯救SaaS最后的稻草? 在关于SaaS未来各种悲惨的论调中,有一种观点称云计算是拯救SaaS的最后的稻草。 关于云计算与SaaS的关系,其实业界一直也有些争论。有人认为云计算与SaaS其实是一回事,有人认为云计算囊括SaaS,也有人称SaaS囊括云计算。现在越来越多人认同的一种观点是:SaaS是云计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 该种观点认为,广义的云计算应该分为三层,最底层是基础架构,包括硬件、服务器等物理资源;第二层是平台;最上面一层是应用和服务,也就是Saas。也就是说,一切云应用最终都要落实到Saas模式。 基于此种理解,XTools副总裁谢亿民在接收媒体采访时曾表示,不是“云计算拯救SaaS”,而应该是“SaaS拯救云”才对:SaaS作为云的前端,就是让云更加务实的一种应用。对于企业用户来说,没有SaaS,就意味着没有应用,云就没有价值。 而对于包括阿里和金蝶用友等SaaS厂商的撤离,谢亿民表示SaaS厂商的亏损,是新的一次洗牌,他相信未来SaaS产业链将朝更良性的方向发展,SaaS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。 今目标软件市场经理张晶瑞也称,任何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面临一些转型或者淘汰,并不能对整个行业构成影响。另一些CIO和企业高管表达了相似的观点,他们称,Saas技术已经得到了认可,失败企业的问题多事出现在商务模式、运作模式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。 我们看到,在SaaS产业链的发展进程中,有匆忙倒下的企业,也有低调坚守仍在不断探索的企业。从繁华出场到遭遇“倒春寒”,SaaS是会回归平淡还是将退出历史舞台?这个问题最终将会由时间给出结论。 而我们想要呼吁的是,在一项新技术或新模式的发展进程中,希望人们能多一些理性的思考,少一些炒作和冲动。 该文章在 2013/2/1 10:23:53 编辑过 |
关键字查询
相关文章
正在查询... |